avatar
文章
324
标签
40
分类
15

Helloeuler
搜索
nosuid挂载不影响修改文件owner
发表于2025-04-07|deepseek
文件系统挂载为nosuid后是否可以修改文件owner为root 在文件系统挂载为 nosuid 选项的情况下,仍然可以修改文件的 owner 为 root,前提是执行修改操作的用户具有足够的权限(如 root 用户或具备 CAP_CHOWN 能力的用户)。 关键点: nosuid 的作用: nosuid 挂载选项仅会禁止文件系统上的 setuid 和 setgid 权限位生效(即忽略文件的 SUID/SGID 权限,防止权限提升)。 它不会影响文件所有权(owner/group)的修改,也不会限制文件本身的元数据(如 owner、group、权限位等)的更改。 修改文件 owner 的条件: 修改文件 owner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 用户是 root(拥有所有权限)。 用户具备 CAP_CHOWN 能力(例如通过 capabilities 机制赋予的非 root 用户)。 文件系统未被挂载为只读(即未使用 ro 挂载选项)。 示例验证: 1234567891011# 挂载文件系统为 nosuid(假设 /dev/sdb1 是目标设备)mount ...
Linux ro_after_init作用范围详解
发表于2025-04-02|deepseek
Linux ro_after_init作用范围 ro_after_init 是 Linux 内核中用于保护数据的宏,其作用是将特定数据在内核初始化完成后标记为只读,以防止后续意外或恶意修改。以下是其作用范围的详细说明: 1. 作用对象 变量类型ro_after_init 适用于全局变量或静态变量(包括结构体、数组等),这些变量需在编译时静态分配,不能是动态分配的内存(如 kmalloc 分配的)。 适用场景常用于内核初始化阶段设置后不再修改的数据,例如: 安全相关的配置参数(如加密密钥哈希) 内核启动参数解析后的只读副本 函数指针表(初始化后固定) 2. 生效阶段 初始化阶段(可写)在 __init 函数或模块的初始化函数中,标记为 ro_after_init 的变量可以正常修改。 初始化完成后(只读)内核启动完成(start_kernel() 结束)或模块加载完成后,相关数据变为只读。任何修改操作会触发内存保护错误(如页错误或内核 panic)。 3. 作用域 核心内核核心内核代码中的 ro_after_init 变量在内核初始化完成后受保护。 内核模块模块中的 ro_ ...
Linux内核memcpy不会导致睡眠
发表于2025-04-02|deepseek
Linux内核 memcpy是否会睡眠 在 Linux 内核中,**memcpy 通常不会导致睡眠(sleep)**。以下是详细分析: 1. memcpy 的基本行为内核的 memcpy 实现(如 arch/x86/lib/memcpy_64.S)是纯内存复制操作,通过优化的汇编指令(如 rep movsb)直接操作内存,不涉及任何可能导致阻塞的机制: 无锁或等待:不依赖锁、信号量或其他同步机制。 无内存分配:仅复制已存在的内存,不触发内存分配(如 kmalloc 可能阻塞的路径)。 无缺页处理:内核地址空间是预先映射的,不会触发缺页异常(Page Fault)。 2. 何时可能睡眠?内核中直接调用 memcpy 本身不会睡眠,但以下场景需注意: 间接依赖:若 memcpy 的参数(如目标/源地址)涉及可能阻塞的操作(如未正确处理的用户空间地址),但此时 memcpy 并非睡眠源头。 例如:copy_to_user 可能因处理用户空间地址返回错误,但不会睡眠。 错误使用:在原子上下文(如中断处理程序)中错误调用可能阻塞的函数(如 kmalloc(GFP_KERN ...
Linux中ro_after_init变量只读性解析
发表于2025-04-01|deepseek
Linux中ro_after_init修饰的变量,是否所有成员都不可修改 在Linux内核中,使用ro_after_init宏修饰的变量会在内核初始化完成后被标记为只读内存区域。其行为如下: 1. 对变量本身的直接修改 所有直接存储在该变量内存中的成员均不可修改(无论是结构体成员、数组元素,还是基本类型的变量)。例如: 12345678struct example { int a; char b;};static struct example my_struct __ro_after_init;// 以下操作在内核初始化完成后会触发页错误(Page Fault):my_struct.a = 42; // 失败,内存区域已设为只读 数组元素同样不可修改: 12static int my_array[10] __ro_after_init;my_array[0] = 100; // 失败,内存区域只读 2. 对指针成员的间接修改 如果变量包含指针成员,则: 指针本身(存储的地址值)不可修改: 123456struct example { ...
Linux根据虚拟地址查找变量方法
发表于2025-04-01|deepseek
Linux下根据虚拟地址获得所指向的变量 在 Linux 环境下,若要根据虚拟地址找到对应的变量,通常需要结合调试工具和内存映射分析。以下是几种常用方法: 方法 1:使用 GDB 调试工具若程序编译时包含调试符号(-g 选项),可以通过 GDB 直接定位变量名。 步骤: 附加到进程:1gdb -p <PID> 检查地址对应的变量:1(gdb) info symbol 0x7ffd12345678 输出会显示该地址对应的符号(变量/函数),例如:1global_var in section .data of /path/to/executable 查看内存内容:123(gdb) x/xw 0x7ffd12345678 # 查看 32 位值(如 int)(gdb) x/xg 0x7ffd12345678 # 查看 64 位值(如 long)(gdb) x/s 0x7ffd12345678 # 查看字符串 方法 2:分析 /proc/<PID>/maps通过内存映射文件确定地址所属的内存区域,推测变量类型。 步骤: 查看进程内存映射:1cat ...
nanosleep函数使用示例详解
发表于2025-04-01|deepseek
nanosleep使用示例 nanosleep 是 POSIX 标准中用于高精度休眠的函数,允许指定纳秒级的休眠时间。以下是一个使用示例和详细说明: 示例代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#include <stdio.h>#include <time.h>int main() { struct timespec req = { .tv_sec = 1, // 秒部分(1 秒) .tv_nsec = 500000000 // 纳秒部分(0.5 秒,即总休眠 1.5 秒) }; struct timespec rem; // 用于保存剩余时间(若休眠被中断) printf("开始休眠...\n"); // 调用 nanosleep int ret = nanosleep(&req, &rem); if (ret == 0) { print ...
SSH连接超时时间设置建议
发表于2025-03-31|deepseek
ssh ConnectTimeout最大可以设置的时间 SSH 客户端的 ConnectTimeout 参数用于设置连接尝试的最大等待时间(单位:秒)。关于它的最大值,以下几点需要注意: 1. 理论上的最大值 OpenSSH(最常用的 SSH 实现)没有明确限制 ConnectTimeout 的上限,理论上可以设置为任意大的正整数(如 2147483647,即 32 位有符号整数的最大值)。 但实际中,设置过大的值(如数天或数年)没有意义,因为网络连接问题通常不会在超时后自动恢复。 2. 实际应用建议 合理范围:通常建议设置在 10 到 60 秒之间。例如:1ssh -o ConnectTimeout=30 user@example.com 长时间超时的场景:如果网络延迟极高(如卫星链路),可适当延长到数分钟(如 300 秒),但需权衡用户体验。 3. 系统相关限制 某些操作系统或 SSH 实现可能对超时参数有隐式限制(例如最大 32 位整数范围)。 如果设置的超时时间过长,可能会被系统或防火墙主动中断。 4. 配置文件设置 在 SSH 配置文件 ~/.ssh/con ...
SSH配置文件详细解读与建议
发表于2025-03-31|deepseek
/etc/ssh/ssh_config配置解读 /etc/ssh/ssh_config 是 OpenSSH 客户端的全局配置文件,用于设置所有用户通过 SSH 连接时的默认行为。以下是对常见配置选项的详细解读及建议: 基本配置选项 Host 作用:定义配置块适用的主机模式(支持通配符)。 示例:123Host example.com User alice Port 2222 当连接 example.com 时,自动使用用户 alice 和端口 2222。 HostName 作用:指定实际连接的主机名或 IP 地址,可覆盖命令行输入的主机名。 示例:12Host myserver HostName 192.168.1.100 输入 ssh myserver 实际连接到 192.168.1.100。 User 作用:设置默认登录用户名。 示例:1User bob 默认以用户 bob 身份登录远程主机。 Port 作用:指定 SSH 服务端口(默认 22)。 建议:若服务器使用非标准端口,需在此处或命令行指定。 ...
Linux RCU机制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
发表于2025-03-24|deepseek
Linux RCU机制原理,及使用注意事项 Linux 的 RCU(Read-Copy-Update) 是一种高效的无锁同步机制,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。它通过延迟回收旧数据副本的方式,允许读者无锁访问共享数据,同时保证数据一致性。以下是其核心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: RCU 核心原理 读者(Reader): 读者无需加锁,直接通过指针访问共享数据。 通过 rcu_read_lock() 和 rcu_read_unlock() 标记临界区,仅禁止抢占,不阻塞其他读者或写者。 读者可能看到旧或新数据,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(非实时一致性)。 写者(Writer): 写者通过“复制-修改-替换”操作更新数据: 复制:创建数据的新副本。 修改:在新副本上执行写操作。 替换:原子地更新指针,使后续读者访问新数据。 旧数据的回收需等待所有正在访问它的读者退出临界区(通过“宽限期”机制)。 宽限期(Grace Period): 宽限期是写操作完成后,所有活跃读者退出临界区的时间窗口。 内核通过 synchronize_rcu() 或 call_rcu()(异步回调)等待宽限期结束,之后安 ...
systemctl reboot卡住原因及解决方法
发表于2025-03-19|deepseek
systemctl reboot卡住的原因 当执行 systemctl reboot 命令后系统卡住时,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。以下是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: 1. 服务或进程未能正常退出 原因:某些服务或进程在关闭时未正确响应终止信号,导致 systemd 等待超时。 解决方法: 检查日志:journalctl -b -1(查看上一次启动的日志)或 journalctl --since "10 minutes ago"。 手动停止问题服务:在重启前运行 systemctl stop <service-name>。 缩短服务停止超时时间:在服务配置文件中设置 TimeoutStopSec=10(单位为秒)。 2. 文件系统卸载失败 原因:文件系统(如 /home、NFS 挂载点)无法卸载,可能因进程占用或网络问题。 解决方法: 检查占用进程:lsof +f -- <挂载点路径> 或 fuser -v <挂载点路径>。 强制卸载:umount -f <挂载点路径>(慎用,可能导致数据损坏)。 检查 /etc/fst ...
Linux下快速发送信号
发表于2025-03-17|deepseek
Linux下快速发送信号 服务器繁忙,请稍后再试。
Linux周期性信号生成示例
发表于2025-03-17|deepseek
写一个linux下不断产生信号的demo 以下是一个在Linux下周期性地产生信号的示例程序。该程序每秒触发一次SIGALRM信号,并在信号处理函数中重置定时器以实现持续触发: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#include <signal.h>#include <unistd.h>#include <stdio.h>#include <string.h>void handler(int signum) { char msg[] = "Signal received\n"; write(STDOUT_FILENO, msg, sizeof(msg) - 1); // 安全地输出信息 alarm(1); // 重新设置定时器以实现循环触发}int main() { struct sigaction sa; memset(&sa, 0, sizeof(sa)); sa.sa_ha ...
Linux内核模块查找进程示例
发表于2025-03-15|deepseek
写一个Linux find_get_task_by_vpid函数的demo 以下是一个使用 find_get_task_by_vpid 函数的内核模块示例。该模块通过虚拟PID查找任务结构体并打印进程信息: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#include <linux/module.h>#include <linux/kernel.h>#include <linux/sched.h>#include <linux/pid.h>static int target_vpid = 1;module_param(target_vpid, int, 0644);static int __init taskfinder_init(void){ struct task_struct *task; printk(KERN_INFO "TaskFinder: 正在查找 vpid=%d ...
Linux rmap接口用法及示例详解
发表于2025-03-13|deepseek
linux rmap接口用法及示例 Linux 中的 rmap(Reverse Mapping)是一种内核机制,用于跟踪物理内存页到虚拟内存地址的映射关系。它的核心作用是高效地管理内存页的引用关系,例如在内存回收(如 kswapd)、页面迁移、NUMA 优化等场景中快速找到所有映射到某个物理页的虚拟地址。以下是其接口的用法及示例说明: 一、核心概念 反向映射:传统的页表是进程虚拟地址到物理页的映射,而反向映射(rmap)记录了物理页到所有映射它的虚拟地址的逆向关系。 数据结构:内核通过 struct page、struct anon_vma、struct anon_vma_chain 等结构实现反向映射。 二、关键接口与函数以下是 Linux 内核中与 rmap 相关的关键接口: 1. page_referenced() 作用:统计一个物理页被访问(referenced)的次数,用于页面回收算法(LRU)。 参数: struct page *page:目标物理页。 int is_locked:页面是否已加锁。 struct mem_cgroup *memcg:内存控制组。 uns ...
共享内存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
发表于2025-03-07|deepseek
如何确保共享内存数据一致性 确保共享内存数据一致性是并发编程中的核心问题,需要结合同步机制、内存可见性控制和设计模式来综合解决。以下是详细的解决方案: 1. 同步机制a. 互斥锁(Mutex) 原理:通过锁机制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/进程访问共享数据。 实现: 使用 pthread_mutex(POSIX线程)、std::mutex(C++)或 synchronized(Java)等。 锁的粒度需合理:锁范围过大会降低并发性,过小会增加复杂度。 示例:123456std::mutex mtx;void thread_func() { mtx.lock(); // 访问共享数据 mtx.unlock();} b. 读写锁(Read-Write Lock) 适用场景:读多写少(如缓存系统)。 原理:允许多个读操作并行,写操作独占。 实现: 使用 pthread_rwlock(C)或 std::shared_mutex(C++17+)。123456789std::shared_mutex rw_mutex;void read_data ...
1…151617…22
avatar
juyin
文章
324
标签
40
分类
15
最新文章
Linux 5.10内核__vfs_getxattr函数用法2025-07-30
Linux __vfs_getxattr函数用法及示例,要求不能2025-07-30
Linux内核vfs_getxattr接口不使用睡眠函数的实现2025-07-30
Linux内核接口__vfs_getxattr的用法及示例2025-07-30
Linux读取文件扩展属性方法总结2025-07-30
分类
  • Linux2
  • Linux Kernel2
  • Linux kernel1
  • Linux命令20
  • deepseek240
  • openEuler4
  • 个人1
  • 内存管理1
标签
LinuxSSHuseraddvdsoLinux Kernel内存管理virt_to_page物理地址转换TensorFlow深度学习openEulerwslopenEuler embeddedqemu社区提交安全LSM工具makefileglibc, musl一致性软件依赖命令C调试libclilog4cplus生长因子GRE协议编码风格栈溢出磁盘阵列GCCgcc插件Linux加固KASLRSELinuxMACdeepseek
归档
  • 七月 202590
  • 六月 202551
  • 五月 202557
  • 四月 202533
  • 三月 20259
  • 二月 20254
  • 一月 20251
  • 九月 20241
网站资讯
文章数目 :
324
本站访客数 :
本站总访问量 :
Copyrigh ©2016 - 2025 By juyin
Powered by Hexo Theme(Butterfly)
搜索
数据库加载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