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_from_user函数用法详解
copy_from_user函数的用法
copy_from_user()
是 Linux 内核中用于将数据从用户空间安全复制到内核空间的关键函数。其核心作用是防止用户空间传递非法指针导致内核崩溃,同时处理内存对齐和页错误等问题。
函数原型
1 |
|
参数说明
参数 | 类型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to |
void * |
目标地址(内核空间缓冲区) |
from |
const void __user * |
源地址(用户空间指针) |
n |
unsigned long |
要复制的字节数 |
返回值
- 成功:返回
0
(所有数据复制完成) - 失败:返回未成功复制的字节数(例如部分数据因非法地址失败)
使用示例
1 | // 在系统调用中复制用户数据到内核 |
关键注意事项
安全验证:
- 用户指针
arg
必须用__user
标记(通过void __user *
转换) - 必须检查返回值!非零值表示部分数据未复制
- 用户指针
上下文限制:
- 可在进程上下文(如系统调用)使用
- 禁止在中断上下文使用(需改用
copy_from_user_inatomic()
)
目标缓冲区:
to
必须指向已分配的内核内存(栈/堆均可)- 需确保缓冲区大小 ≥
n
典型错误处理:
1
2
3if (copy_from_user(..., n)) {
return -EFAULT; // 标准错误码:Bad address
}
替代函数
函数 | 用途 |
---|---|
copy_to_user() |
内核空间 → 用户空间 |
get_user() / put_user() |
复制单个简单类型(int/long 等) |
strncpy_from_user() |
复制用户空间字符串 |
工作原理
- 检查用户空间地址
from
是否有效(可读) - 处理可能的页错误(Page Fault)
- 通过临时映射完成跨空间复制
- 返回未能复制的字节数(0 表示完全成功)
提示:在驱动开发中,此函数常用于
ioctl()
、read()
、write()
等系统调用实现,是内核与用户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石。始终优先使用它而非直接解引用用户指针!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Helloeuler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