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SetPageHWPoison头文件

在Linux内核中,SetPageHWPoison函数通常用于标记页面为硬件内存错误(Hardware Poisoned)。其声明和定义的位置可能因内核版本而异,但以下是常见的位置:

头文件位置:

  1. include/linux/mm.h
    该头文件包含内存管理相关的函数和宏声明,SetPageHWPoison可能在此声明为外部函数。

  2. include/linux/page-flags.h
    SetPageHWPoison是操作页标志位的宏/内联函数,可能在此定义。例如:

    1
    #define SetPageHWPoison(page) set_bit(PG_hwpoison, &(page)->flags)
  3. include/linux/memory_failure.h
    专门处理内存错误的头文件,可能包含SetPageHWPoison的声明。

实现位置:

函数的具体实现通常在 mm/memory-failure.c 文件中,用于处理硬件内存错误恢复逻辑。

验证步骤:

  1. 检查头文件

    1
    grep -r "SetPageHWPoison" /path/to/linux-kernel/include/linux/

    快速搜索相关声明。

  2. 查看在线代码库
    通过 Elixir Cross Reference 搜索函数名,定位声明和定义。

示例代码(内核模块):

若要在内核模块中使用该函数,需包含正确头文件:

1
2
3
#include <linux/mm.h>
// 或
#include <linux/memory_failure.h>

注意:

  • 不同内核版本可能位置不同,建议根据实际代码版本确认。
  • 该函数可能未导出给模块使用,需确保内核配置允许访问。

通过上述步骤,可准确找到SetPageHWPoison的头文件及使用方式。

Linux einj模块原理

Linux 的 einjError INJection)模块是 ACPI(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)规范中定义的一个错误注入框架,允许用户态程序通过内核接口模拟硬件错误(如内存错误、CPU错误等),用于测试系统的错误处理机制(如 RAS, Reliability, Availability, and Serviceability)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分析:


1. einj 模块的硬件和固件基础

  • ACPI EINJ 表
    支持错误注入的平台需要提供符合 ACPI 规范的 EINJ(Error Injection)表,该表定义了错误注入的操作接口和参数(如注入的内存地址、错误类型等)。

    • 通过 ACPI 固件提供的接口,内核可以与硬件协作完成错误注入。
  • 硬件支持

    • 需要平台硬件支持错误注入功能(如某些服务器主板或虚拟化环境)。

2. einj 模块的核心原理

(1) 错误注入流程

  1. 触发错误类型
    用户通过 einj 模块指定要注入的错误类型(如内存可纠正错误 CE、不可纠正错误 UE、CPU Cache 错误等)。

    • 常见错误类型定义在 include/linux/acpi.h 中,例如:
      1
      2
      #define ACPI_EINJ_MEMORY_CORRECTABLE      (1 << 0)
      #define ACPI_EINJ_MEMORY_UNCORRECTABLE (1 << 1)
  2. 配置错误参数
    用户需要提供错误参数,例如目标内存地址(param1)、错误掩码(param2)等,具体参数取决于错误类型。

    • 参数通过 ACPI_ERST(Error Record Serialization Table)或固件接口传递给硬件。
  3. 执行错误注入

    • 内核调用 ACPI 固件方法(如 EINJ 表中定义的 TRIGGER_ERROR 方法),触发硬件错误注入。
    • 硬件模拟实际错误(如内存位翻转、总线超时等)。
  4. 错误处理

    • 内核的硬件错误处理机制(如 memory_failure()mce_log())检测到错误后,执行恢复动作(如标记页为 HWPoison、终止进程、记录日志等)。

(2) 内核与用户态交互

  • sysfs 接口
    einj 模块通过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 目录暴露用户态接口,允许用户配置错误参数并触发注入。

    • 主要文件:
      • available_error_type:列出支持的错误类型。
      • error_type:设置要注入的错误类型。
      • param1param2:设置错误参数(如内存地址)。
      • error_inject:触发错误注入。
  • 用户态工具
    常用工具如 apei-inject 或自定义脚本通过写入 sysfs 文件控制错误注入。


3. 关键代码路径

  1. 驱动初始化

    • 模块入口在 drivers/acpi/apei/einj.c,初始化时解析 ACPI EINJ 表并注册 sysfs 接口。
    • 关键函数:einj_init()
  2. 错误触发

    • 用户写入 error_inject 文件时,内核调用 einj_error_trigger() 函数,通过 ACPI 固件方法执行错误注入。
  3. 错误处理

    • 注入的错误由内核的 MCA(Machine Check Architecture)或 APEI(ACPI Platform Error Interface)子系统捕获。
    • 内存错误会触发 memory_failure() 函数,标记页为 HWPoison(即调用 SetPageHWPoison)。

4. 典型使用场景

(1) 测试内存错误处理

  1. 注入可纠正错误(CE)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echo 0x8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type  # 设置错误类型为 CE
    echo 0x<物理地址>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param1
    echo 1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inject
    • 内核会检测到 CE 并记录日志(dmesg)。
  2. 注入不可纠正错误(UE)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echo 0x10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type  # 设置错误类型为 UE
    echo 0x<物理地址>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param1
    echo 1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inject
    • 内核可能触发 panic 或隔离故障内存页。

(2) 验证 RAS 功能

  • 通过反复注入错误,验证系统的容错机制(如 EDAC 内存纠错、进程隔离等)。

5. 限制与注意事项

  1. 硬件依赖
    需要平台硬件和固件支持 ACPI EINJ 表,否则 einj 模块无法工作。

  2. 内核配置
    需启用以下内核选项:

    1
    2
    CONFIG_ACPI_APEI=y
    CONFIG_ACPI_APEI_EINJ=y
  3. 物理地址要求
    注入内存错误时,需确保目标地址是有效的物理地址(可通过 virt_to_phys() 转换用户态虚拟地址,但需谨慎操作)。

  4. 安全性
    错误注入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,需在测试环境中使用。


6. 调试与验证

  • 查看错误日志
    1
    dmesg | grep "Hardware error"
  • 检查页标记
    使用 hwpoison 工具或直接检查 /proc/kpageflags 确认页是否被标记为 HWPoison

总结

einj 模块通过 ACPI 固件接口模拟硬件错误,是验证 Linux 内核错误处理能力的关键工具。其核心流程包括配置错误参数、触发固件注入错误、内核错误处理三个步骤,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的 RAS 测试。

如何验证Linux物理地址隔离是否成功

服务器繁忙,请稍后再试。

Linux einj模块的用法解析及注意事项说明

以下是 Linux einj 模块的详细用法解析及注意事项说明,涵盖从基础操作到高级场景的完整指南:


一、einj 模块的用途

einj(Error INJection)模块是 Linux 内核中基于 ACPI 规范的错误注入框架,主要用于模拟硬件错误(如内存错误、CPU 缓存错误等),以测试系统的错误检测和恢复能力(如 RAS 功能)。常见场景包括:

  • 验证内存错误处理(CE/UE)。
  • 测试 CPU 缓存或总线错误。
  • 评估系统对硬件故障的容错性。

二、模块加载与准备工作

1. 确认内核支持

确保内核已启用以下配置:

1
2
# 检查内核配置
grep -E "CONFIG_ACPI_APEI=|CONFIG_ACPI_APEI_EINJ=" /boot/config-$(uname -r)

输出应显示:

1
2
CONFIG_ACPI_APEI=y
CONFIG_ACPI_APEI_EINJ=y

2. 加载 einj 模块

1
2
3
4
5
# 加载模块
sudo modprobe einj

# 检查是否加载成功
lsmod | grep einj

3. 挂载 debugfs

einj 通过 debugfs 提供用户接口:

1
sudo mount -t debugfs debugfs /sys/kernel/debug

4. 确认平台支持

检查是否支持错误注入:

1
2
# 查看 ACPI EINJ 表是否存在
sudo dmesg | grep "EINJ"

若输出包含 ACPI: EINJ 0x...,则平台支持。


三、基础用法解析

1. 查看支持的错误类型

1
cat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available_error_type

输出示例:

1
2
3
4
0x00000008	Memory Correctable
0x00000010 Memory Uncorrectable
0x00000200 PCI Express Correctable
0x00000400 PCI Express Uncorrectable

每个错误类型对应一个十六进制掩码。

2. 注入内存可纠正错误(CE)

步骤:

  1. 设置错误类型

    1
    echo 0x8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type
  2. 指定目标物理地址

    1
    echo 0x12345678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param1  # 替换为实际物理地址
  3. 触发错误注入

    1
    echo 1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inject

验证

  • 查看内核日志:
    1
    dmesg | tail
    输出可能包含:
    1
    [Hardware Error]: Hardware error from APEI Generic Hardware Error Source: CE at 0x12345678

3. 注入内存不可纠正错误(UE)

1
2
3
echo 0x10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type
echo 0x12345678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param1
echo 1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inject
  • 后果
    UE 错误可能导致内核触发 panic 或隔离故障页(通过 memory_failure 机制)。

四、高级用法

1. 注入 PCIe 错误

1
2
3
4
# 设置 PCIe 可纠正错误
echo 0x200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type
echo 0x<PCIe设备物理地址>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param1
echo 1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inject

2. 使用用户态工具 apei-inject

安装工具:

1
sudo apt-get install mce-inject  # Debian/Ubuntu

示例命令:

1
apei-inject -t memory_ucorrectable -a 0x12345678

3. 持久化错误记录

通过 ACPI ERST(Error Record Serialization Table)保存错误记录:

1
2
echo 1 >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/error_inject
cat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rst-dump

五、注意事项

1. 硬件与固件依赖

  • ACPI EINJ 表
    仅支持提供 EINJ 表的平台(常见于服务器或虚拟化环境)。
  • 物理地址有效性
    注入内存错误时,必须使用有效的物理地址。用户态程序可通过 /proc/self/pagemap 转换虚拟地址,但需谨慎操作: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// 示例:用户态虚拟地址转物理地址(需 root 权限)
    #define PAGE_SHIFT 12
    unsigned long virt_to_phys(void *addr) {
    int fd = open("/proc/self/pagemap", O_RDONLY);
    unsigned long offset = (unsigned long)addr / getpagesize() * sizeof(uint64_t);
    lseek(fd, offset, SEEK_SET);
    uint64_t entry;
    read(fd, &entry, sizeof(entry));
    close(fd);
    return (entry & 0x7fffffffffffffULL) << PAGE_SHIFT;
    }
    警告:直接操作物理地址可能导致系统崩溃!

2. 系统稳定性风险

  • 不可逆操作
    注入 UE 错误可能导致内核崩溃或数据损坏。
  • 测试环境限制
    仅在非生产环境中使用,避免影响关键业务。

3. 内核版本兼容性

  • 旧版本限制
    Linux 4.x 之前的内核对 einj 的支持可能不完整。
  • 错误类型差异
    不同平台的错误类型掩码可能不同,需通过 available_error_type 确认。

4. 错误处理验证

  • 确认错误标记
    对于内存错误,检查目标页是否被标记为 HWPoison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# 安装 hwpoison 工具
    sudo apt-get install mcelog

    # 查看标记页
    hwpoison-dump
  • 日志分析
    确保 dmesg/var/log/mcelog 记录了错误事件。

5. 权限要求

  • Root 权限
    操作 /sys/kernel/debug/apei/einj 需 root 权限。
  • SELinux/AppArmor
    若启用了安全模块,需调整策略允许访问 debugfs

六、常见问题(FAQ)

Q1:einj 模块加载失败

  • 原因
    内核未启用 CONFIG_ACPI_APEI_EINJ 或平台无 EINJ 表。
  • 解决
    检查内核配置,确认硬件支持。

Q2:错误注入后无日志

  • 原因
    目标地址无效或错误类型未被处理。
  • 解决
    使用 hwpoison 工具验证内存页状态。

Q3:系统在注入 UE 后崩溃

  • 原因
    不可纠正错误触发了内核 panic。
  • 解决
    在内核启动参数中添加 mce=ignore_ce(仅限测试环境)或调整错误处理策略。

七、总结

einj 模块是验证 Linux 系统硬件错误处理能力的核心工具,但其操作涉及底层硬件交互,需严格遵守以下原则:

  1. 仅在测试环境中使用
  2. 确保物理地址有效
  3. 提前备份关键数据
  4. 详细记录操作步骤

通过合理使用 einj,可以有效评估系统的 RAS 特性,提升对硬件故障的容错能力。